青年发现|参与或是发起一场读书分享会这届年轻人流行一种新的“
来源:未知 点击: 发布时间:2024-08-22 22:35

  对于喜爱读书的年轻人而言,“交互型读书分享会”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阅读方式。在社交媒体上,仅春日读书会相关线亿次,排名前三的读书会相关线亿次。你可以选择参与,也可以主动发起一场读书分享会,在开放讨论中,不仅能在知识共享中打破信息茧房,形成多元互补的知识体系,还能收获社交互动,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建立链接,打造一种温馨的“交互型”阅读体验利来国际利老牌。

  7月的一个周五,晚上8:30,从事IT行业的90后小婷打开线上会议软件,不过这次她并不是要参与一场工作会议,而是要参加一场线上读书分享会。

  “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,然后我们依次交流一下自己对于《圆圈正义》这本书的理解,最后是我们的自由交流环节......”线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书友,因为对阅读共同的热爱,因为书而“遇见”了彼此。

  在这场线上读书分享会上,发起人兼主持人用温柔且具有力量的声音开启了开场白,“最近上海连日多雨,在这样的天气里格外想读些让人思考的书。在上下班的途中阅读这本电子书,让我再次思考法律、正义和道德。”

  小婷告诉记者,读书分享会要求参加的成员读过这本书,在分享会上围绕3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。以这场线上读书分享会为例交换量,成员围绕阅读这本书的契机、阅读时最大的感受、这本书对于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展开。

  让小婷印象深刻的是,这场读书分享会她遇到了律师交换、心理咨询师、教师、程序员和互联网运营等不同行业的人。“同样一本书,不同行业的书友会有不同的阅读视角。比如律师会结合自己做社会援助类法律咨询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,如何兼顾法理和人情;心理咨询师则将这本书作为自己了解人内心的辅助书,如何正确面对人性的善与欲望;教师会结合自己的工作,从哲理思辨的角度分析书中缜密的逻辑;互联网行业的书友则将阅读这本书作为丰富自己日常生活的调剂,从书中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角度,获得持之以恒的动力和勇气。”

  2个小时的时间里利来国际利老牌,10位已经阅读过原著的书友结合个人经历,交流对书中内容的思考。对于入门级选手小婷而言,因为参加读书分享会,她培养了边阅读边写随笔的习惯,也促使她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。
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读书分享会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类型,相较于传统的由出版社或者专业机构发起的读书分享会,如今还流行由年轻人自己在读书分享会平台、书友微信群内或社交平台发起的读书分享会。每场读书分享会通常最多10位书友,通过分享会结合自身感悟的形式,让每位参与的书友都参与表达和讨论。

  《中国读书会发展调查研究报告》提出读书会是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而且是颇具活力的部分。谈及为何想要报名线上读书分享会,小婷告诉记者,“最初是今年5月,我朋友推荐我加入一个读书分享会的线上平台,后来我又陆续加入了几个读书分享会的微信群。我大学学的是通讯专业,毕业后就在科技企业工作,平时阅读的都是专业书或者行业报告。如果不参加读书分享会,我会受信息茧房的影响,对于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受局限。线上读书分享会更加省时间,下班后就能参加。”

  对于00后广告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冯同学而言,由于专业本身需要阅读大量的书,参加读书分享会能督促他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阅读。“今年我参加过线上和线下读书分享会,有社交媒体上书友发起的,也有读书分享微信群内报名的。线下读书分享会通常是去咖啡店,和大家面对面交流。在读书分享会,我会遇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书友,比如职场人、自由职业者,还有像我这样的学生。在分享交流中,我能收获多角度的阅读思考,受益匪浅。”

  读书分享会的互动性不仅体现在书友之间的讨论,也体现在身份的转变交换性盐基,读书分享会参与者也能成为发起者。在药企工作的95后姝涵今年参与过3场读书分享会,随着她对读书分享会的讨论流程逐渐熟悉,近期她发起了2场读书分享会,一场活动地点在黄浦区的一家咖啡店,一场是线上读书分享会。

  在线下读书分享会现场,咖啡店内灯光氤氲,温馨的木制桌椅,屋内摆放着小清新的绿植,营造了温馨的氛围。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10分钟,书友们陆续到达,虽然彼此并不认识,但是大家并不尴尬。姝涵回忆道,“作为发起人利来国际利老牌,不仅需要引导读书分享会的交流顺序,在正式交流前,用自我介绍让大家快速破冰也很重要。相较于线上读书分享会交换网络,参加线下读书分享会的书友通常性格比较外向,对于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的书友,我会特别鼓励他们多发言。”

  “我发起的线下读书分享会的书是《自我关怀的力量》,这本书陪伴我度过最难过的时刻,这也是我为何想要发起这场读书分享会的原因。”姝涵告诉记者利来国际利老牌,最初读这本书,是在她第4年考证失败的时候,因为备考付出很多沉没成本。那时她经常失眠、掉发。直到读到这本书后,她将这本心理学书的理论和训练方式运用于自身,让内心重拾力量。

  让姝涵深受感触的是,随着她先主动自我剖析,书友们很快都敞开心扉,彼此围绕考研考公、职场困惑、婚姻育儿等方面展开。不少书友在分享的过程中,语气哽咽,眼睛略微发红。有位性格特别开朗的书友说,自己在年初的时候投资失败,损失了很多钱,他结合书中自我关怀的训练方法,分享他如何走出焦虑和失落的情绪。

  谈及线下读书分享会利来国际利老牌,就不得不提及如何解决读书分享会的线下场地问题。姝涵告诉记者,在举办线下读书分享会之前,她会先和线下咖啡店店主确认活动举办时间和人次。线下读书分享会本身不会收取活动费,不过因为用了咖啡店的场地,会在书友报名前提前说明,每人需要在咖啡店内点一杯饮品或者小食。“上海不少咖啡店本身就有书吧,调性和读书分享会也很搭。对于咖啡店而言,这也是增加咖啡店社区性以及用户黏性的方式之一,助力小店经济。”一位咖啡店主理人告诉记者,如今不少咖啡店对读书分享会保持拥抱态度,甚至在特定的日期比如周年庆的时候,咖啡店自己也会组织读书分享会等活动。

  读书分享会上年轻人主要喜欢哪些类型的书?一位读书分享会微信群群主陆小姐告诉记者,根据过往的读书分享会来看,心理类书约占40%,文学类约占30%,社科类占30%左右。在群主看来,“我们群内的书友以90后为主,如今的心理类书不仅有专业知识,也有很多和年轻人相关的案例,比如关于与人交往、如何自洽以及情感沟通的类型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当时群内发起《被人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时,几乎群内的书友都想报名讨论,非常积极。”

  谈及心理类、文学类和社科类书的读书分享会有哪些差别时,陆小姐说,“整体分享和讨论交流流程大同小异,主要围绕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,这本书对于实际生活影响交换流速,以及书中有感触或不理解的内容展开。不过由于书的类型不同,书友之间讨论的方向会有差异,比如对于心理类书,书友在讨论交流中会分享很多自己或者身边的案例;对于文学类书,大家会更注重细腻或严谨的文字,给自己内心的触动;对于社科类书,大家讨论分享经常会结合现实或者热点话题,谈谈自己的感触。”尽管每次读书分享会大家讨论交流的书不同,但是每场读书会的收获就像被风吹落的种子,在日复一日中,在每位书友心中慢慢开出花朵。

  为何“交互型”读书分享会在年轻人中流行?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莉娜接受青年报·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表示,由年轻人自己发起的读书分享会,相较于传统由出版社、图书馆等专业机构发起的读书分享会,更容易找到共同感兴趣的书和话题。读书分享会的魅力既有书的魅力,也有社交互动的魅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读书分享会提供了一个深度阅读的环境,通过共同讨论和自由发言的形式,引导参与者进行有深度的阅读,共同剖析书中的观点、情节和意义交会雷达,让每个人都能在对话和碰撞获得更深入的理解。共同交流书中的故事和道理交互型图文,也能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。

  围绕线上读书分享会和线下读书分享会的差异,俞莉娜认为,对于上班族而言,线上读书分享会可能更加方便快捷,对于性格腼腆的年轻人而言,线上读书分享会可以作为一个开始接触读书分享会的契机,随着自己对于读书分享会的热爱加深,再逐渐自己发起读书分享会。俞莉娜补充道,“由于现在年轻人很多都是线上沟通聊天,还是要建议和鼓励年轻人多尝试参加线下读书分享会,以书会友交换系统,多和人面对面沟通。”